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会动态
前沿动态
 

关注关注中国空间科学学会CSSR公众号

 

关注关注空间科学学报公众号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2016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年6月20日

    2016年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在深入改革的推动下进入了换届程序,中国重心围绕着学会换届工作,相继召开了第八届理事会和三次常务理事会,圆满地完成了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一、 服务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建设 

12016229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审查会,会议审定了10项标准,标准如下,:《月球数字地图质量检查与验收》;《月球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制作规范》;《月球探测数据产品分级》;《月球信息要素数据字典》;《月球信息元数据》;《月球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月球与行星数据产品格式规范》;《天体辐射源命名规范》;《天文辐射源命名规范》; 空间科学数据产品服务规范

2、在卫星上搭载微生物菌种进行科学实验。2014年我会向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局申请在“实践十号”卫星上搭载微生物菌种获得到批准,并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后。经过一年多的菌种筛选、实验以及装置设计等,完全满足总体设计要求,完成了正样验收。“实践十号”科学卫星于20164月发射并于18日安全回收。

二、学会建设  

2016年我会与专业委员会开展了5次学术交流会议,分别是:空间材料学术研讨会、第二十九届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空间/太空科学研讨会、第十一届微重力科学学术研讨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参会人数:600人;论文篇数:400篇;优秀论文获奖人数:30人。

召开两次常务理事会、一次理事扩大会议。

    完成了分支机构一年一度的年审工作。

完成了6项项目的申报工作,并获得57万的经费支持。

    2016年吸收了100名新会员。

2016年我会被科协评为“2016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分别牵头共同发起组建了“中国军民融合科技产业联盟”和“信息技术学会联合体”,我会是发起学会之一。

三、       学术期刊  

《空间科学学报》在2016年准时按期完成了学报日常编辑出版业务,很好地完成了年度出版工作计划,发表论文115篇;完成了两年一度CNCOSPAR会议论文集(21篇论文)的文字编校、排版、设计及电子版印制;承担了实践十号科学实验卫星科普宣传手册的责编工作。针对学报提升与发展,也做了很多努力和改进,包括:组织微重力科学专刊(43篇论文),集中刊载一些能够反映近些年来我国微重力科学研究最新进展的研究成果,吸引相关领域读者关注;开通期刊微信平台,在手机或PAD上能够进行论文状态查询、稿件审阅、论文在线阅读等操作,便于实时移动化办公;承办了主题为“学术出版领域的新媒体策划与运营”的“小编讲堂”学术沙龙,取得良好的编辑业务交流效果,同时也对学报自身进行了行业内的宣讲推广;帮助推荐学报2015年度发表的3篇优秀论文入选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期刊论文――领跑者5000平台并取得证书;在2016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IGARSS 2016)上,以张贴海报的形式进行了学报宣传介绍,扩大期刊影响力;筹划和推动编委会换届工作的开展;对近几年的期刊引证数据进行了深入统计、分析和思考,调研了国内外同类期刊成功的发展模式与经验,拟定出学报未来几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为即将召开的新一届学报编委工作会议提供参考。

四、学术交流       

    国内主要学术会议  

2016327329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6在厦门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宋力昕主持。会议首先由上海交通大学张荻教授、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董绍明研究员、厦门大学刘兴军教授分别作了题为“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科学与应用研究”、“空间光学系统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和“太阳系类地行星形成机理的材料学研究”的邀请报告。张荻教授深入系统介绍了针对Al基复合材料开展的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实际应用的整体研究情况,详细介绍了金属基复合材料设计、界面形成与调控、结构建模与拟实等内容。董绍明研究员从空间光学系统结构材料的发展趋势、SICCAS(上海硅酸盐所)C/SiC支撑结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作了深入介绍。重点讨论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微区原位反应制备技术、微孔高效熔渗反应制备技术以及支撑结构设计、制备及应用等内容。刘兴军教授阐述了从材料学的角度研究太阳系中金星、火星、地球、水星、月球的层状形成机理和成分分布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如何通过制备自组装复合材料以及通过对材料进行表征来研究类地行星层状结构形成机理与成分等内容。 

    2016年6月29-7月1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西藏大学协办的第二十九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吴季代表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向西藏自治区政府、西藏大学赠送了吉林一号卫星遥感图像。400人出席了会议

201696-8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了12届海峡两岸空间/天空科学研讨会于96在云南昆明开幕。本届会议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央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台湾太空科学学会协办。中国科技协会、中科院海峡两岸科技合作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等单位的领导应邀出席开幕式。

中国科协“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活动月启动仪式”也同时在昆明举行,近500人出席了该启动仪式。

国际学术交流  

20161025-29日在日本召开了“第十一届亚洲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11th Asian Microgravity SymposiumC2016 October 25 to 29 (Tuesday to Saturday), 2016 Hokkaido University Convention Hall, Sapporo, Japan),参会代表近200人,其中中方代表66人。

会议由日本微重力应用学会(JASMA)和空间生物科学协会(JSBSS)、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NSMSA)、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韩国微重力协会(KMS)等联合主办,日本北海道大学Fujita教授担任会议主席,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前任理事长顾逸东院士、微重力专委会前任主任委员刘秋生研究员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代表多人出任会议共同主席。

与会各国专家就空间科学的微重力热与流体流动、燃烧与化学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蛋白质与胶体、热物性及基础物理、和空间生命科学的空间医学、空间辐射生物技术、空间植物、空间生存与食物等,以及地基微重力研究、空间装置与微重力实验技术等领域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

五、科普活动   

    2016514,围绕“比远方更远――空间科学初游记”的主题,举办了走近空间科学系列科普活动。活动内容为:

1)参观东方红一号专题展览;

2)参观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专题展览;

    3)听取科普报告《太空探索背后的故事》;

    4)走进科研第一线,参观复杂航天重点实验室与论证大厅、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与科研人员零距离互动交流。

    来自北京市中小学师生家长、微信网友、百度知道网友、空间科学爱好者等4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这次以全国科技活动周为载体的走近空间科学系列科普活动,让大家从中领悟到了一种奋发图强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增进了社会公众对空间科学的理解和兴趣。 

 201662830日,在中国科协科普部的具体指导下,举办了“空间科学与技术”科普拉萨行活动。这次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主办,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科协普及部和西藏自治区物理学会承办的活动,邀请了我国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多位专家,在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拉萨中学、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拉萨市江苏实验中学和西藏大学等五所学校举办了多场生动活泼的科普报告,大约2万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参加了该项活动,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空间技术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了广大学生对空间科学探索的兴趣。

20165月,受中国科学院科学文化传播中心委托,参与了“第十八届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数学与信息科学领域论坛的评审工作。

参与“典赞•2016科普中国”活动,向其推荐了一名“2016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人选和一件“2016年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候选事件。

    充公发挥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的作用,2016年共举办了50多场针对广大青少年的科普报告。

 2016年暑假期间,我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接待了三批航天夏令营,共计150余名营员。参加夏令营的全国各地中学生们体验了多项航天员训练设施及产品航天服、转椅等,参观了模拟失重水槽、出舱活动训练模拟器、逃逸塔、舱外航天服等,营员们还试吃了航天食品。

    我学会被中国科协评为“2016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   

六、表彰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6年向科协推荐了上海技术物理所刘银年研究员获中国科协“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七、党建强会  

    根据中国科协党组部署,2016年我会开展以下党建活动: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党支部在中国科协“党建强会计划”十百千特色活动支持下,基于学术交流会议平台,积极组织策划实施了以“爱心助学,科普讲座”为主题的科普拉萨行活动。

完成了约8000字的“新时期学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研究”报告。

2016126,中共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委员会发文“关于同意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党委及组织人选的批复”,《科协社团党发(201645号》。在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党委书记吴季的带领下,围绕“两学一做”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

八、会员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我会全体理事和会员,及时传递信息,完善了学会公共微信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九、中国空间科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年会于2016828-30日在西安止园饭店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60人,其中院士12人,4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占总人数的46%

大会由吴季副理事长主持,顾逸东理事长致开幕词,并宣布了大会主席团名单和到会人数。大会报告依次:

1.吴季副理事长传达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2.顾逸东理事长作了题名为“迎接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新高潮”的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3.吴季副理事长就章程修改草案作了说明;

4.邱理秘书长作了“第八届理事会财务报告”。

    报告后,大会就理事会工作报告、章程修改草案、财务报告、会费标准草案、理事候选人等分三组进行讨论。

29日下午2点,由大会主席顾逸东院士主持召开了汇报会,各组召集人向主席团汇报了讨论情况。主席团讨论确定了选举工作组和总监票人等:

     下午3点,由大会主席顾逸东院士主持全体代表大会,首先顾逸东院士就三个组讨论的结果向大会作了报告,对第八届理事工作报告、章程修改草案、财务报告、会费标准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解释说明,并采纳了部分意见和建议,会后将分别对四个文件进行补充修改。大会举手表决通过了:

1.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章程修改草案;

3.财务报告;

4.会费标准。

大会形成了“关于通过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稿)的决议”、“关于通过《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章程(修改草案)的决议”、“关于通过第八届理事会财务报告(审议稿)的决议”和“关于通过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缴纳标准(审议稿)的决议。随后,大会主席顾逸东院士宣读了选举工作小组、总监票人、计票人。邱理秘书长宣读了第九届理事会组成及选举办法。经代表投票选举产生了131位理事,投票结果是:

有效选举人数:203人;

发 出 票  数:203

收 回 票  数:202

有 效 票  数:200

无 效 票  数:2

经统计,选举小组组长邱理宣读了选举结果,131位理事候选人全部高票通过。

29日晚1930分,大会主席顾逸东院士主持召开了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宣读了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会理事选举办法,经投票选举产生了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会理事。

    投票选举结果:

    有效选举人数:123

    发 出 票  数:123

    收 回 票  数:123

    有 效 票  数:123

    无 效 票  数:0

    理 事 长:     研究员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副理事长: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万卫星        中科院地球物理      研究所

    陆     研究员   中科院上海技术       物理研究所      

    曹喜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     研究员   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邹永廖   研究员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黄江川   研究员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秘 书 长:庞红勋  研究员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常务理事会理事:

欧阳自远   顾逸东  叶培建  王家骐  童庆禧  涂传诒   薛永祺  魏炳波  赵玉芬   吕达仁 邓玉林 周志鑫        傅绥燕   赵建福 刘 岩  潘建伟    刘兆军    董绍明  杨生荣   张学军  王天舒    孙联文  何裕建  李春来   李莹辉   林杨挺   潘德炉 张    甘为群      王焕玉  白延强  张双南     

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由9位学会领导和34位常务理事正式组成。

十、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空间/太空学术研讨会

    第12届海峡两岸空间/天空科学研讨会于96在云南昆明开幕。本届会议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央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台湾太空科学学会协办。中国科技协会、中科院海峡两岸科技合作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等单位的领导应邀出席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大会主席吴季研究员在开幕式致辞中回顾了海峡两岸老一辈科学家与海外华人学者共同创建海峡两岸空间/太空科学研讨会的历程。24年来,在两岸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系列研讨会克服了两岸关系波动等不利因素,一直稳定举行,为加深两岸空间科学的交流,凝聚中华民族的智慧发挥了重要作用。吴季主任还指出,当前在空间科学领域涌现出很多重大的前沿科学问题,如量子科学、地外生命的研究等等,青年科学家一定会在该领域大有可为。

本次研讨会围绕太阳与行星际物理、近地空间物理(磁层、电离层及中高层大气)、空间探测和空间应用四个主题开展学术交流,介绍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子午工程”,中欧合作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任务、台湾电离层掩星星座等重要空间科学计划,报告近年来在日地空间物理、行星科学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探讨未来海峡两岸空间科学探测计划相互配合的可能性。

十一、组织联合体和产业联盟

    1、开辟与兄弟学会资源共享,携手共进渠道

为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科协系统在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分别牵头共同发起组建了“中国军民融合科技产业联盟”和“信息技术学会联合体”,我会是发起学会之一。

    2、中国军民融合科技产业联盟。      建立军民融合领域的权威专家智库,为军民融合产业园、机构、企业,提供决策管理咨询;为军地双方提供军民融合技术的双向转移、应用、交流和对接;为军民融合技术和成果提供投融资及孵化平台;创建中国军民融合技术交流与装备展示权威平台。

    3、信息技术学会联合体。联合体的核心任务是团结信息科学工作者,促进我国信息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建立和完善学术和人才资源共享机制,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加速青年人才培养;增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以促进政府职能向学会转移,促进成员学会的协同发展,增强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能力;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促进国内外合作交流,提升我国信息科学社团的整体竞争力。希望我学会各会员单位关注并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在空间科技发展中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发展。